cover_image

视频|长安笛韵——名家名曲音乐会(一)(高清完整版)

中国的 笛子艺术网
2023年06月26日 06:20

图片

图片

图片


音乐会视频(按曲目单排序)

竹笛重奏《西部风情组曲

作曲:高音波 

演奏:陕西笛箫乐团


梆笛:阴梦菲

曲笛:顾  宇 

新笛:刘  清 薛磊荣

倍低音笛:刘万宇 丁树勇 梁涵威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西部风情组曲》由“花儿”、“风趣”、“夜曲”和“舞曲”四个乐章组成。一、二乐章取材于西北“花儿”,意在描绘西部地区云远天高的景像和浓郁而淳朴的民族风情;三、四乐章则借鉴于新疆的民歌曲调并加以创作和发展,深情而生动地表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风格及能歌善舞的民族形象!


陕西笛箫乐团成立于20235月,乐团隶属于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由著名竹笛演奏家马迪担任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乐团成员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成员组成,成员均为中国权威民乐专业赛事的奖项获得者。陕西笛箫乐团致力于创一流学术氛围,深耕笛箫重奏曲目编创,配合全新艺术表演形式呈现于舞台。乐团将秉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传承、创新、开放、融合”的宗旨,为陕西笛箫演奏构建广阔的艺术实践舞台,为陕西笛箫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音波,国家一级演奏员,笛箫音乐创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梁欣教授、元修和教授、著名竹笛演奏大师孙永志教授。工作后又随父亲著名管乐演奏家高明先生学习仿唐排箫演奏,并以独奏家身份多次随政府代表团出访欧美、大洋洲、非洲及亚洲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创作、发表主要笛箫独奏作品《关山月随想》《终南意象》《早春》《云中幻想》《渭水东流》《雪净胡天》;笛子重奏作品《西部风情组曲》《知道不知道》《欢腾》《山涧》《对花》等,多首作品被收录于国内各类演奏教材中。


无我

作曲:邱  峰 张浩然  

演奏:邱  峰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庄子的自然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回归自然天性,取消自我,即“无我”,二是摆脱人生世俗的樊篱,了解宇宙变化,真性寻求“真”,即天人合一,超旷逍遥。

     所谓无我,是指是人对自我的超越,把我视为万物中的一物,对他物没有任何欲求,从而使所创造的意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邱峰,国家二级演奏员,青年竹笛演奏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竹笛首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自幼跟随相隋柱老师学习竹笛演奏。2000年起师从于著名竹笛演奏家马迪先生。在校期间也得到竹笛演奏家张延武老师和香港中乐团竹笛演奏家孙永志先生的长期指导。2009年入围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乐器竹笛组全国20强。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参与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赵季平专场演出《和平颂》出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唱片”大奖,并曾连续两届荣获陕西省民族器乐大赛竹笛专业组金奖。

     2017年担任主要领奏并参演乐团原创大型民族交响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接连获得文化部和陕西省文化创作特别大奖。2018年创作竹笛曲《卯缘》并于2019年6月在央视《风华国乐》栏目播出,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

     2020年陕西省民族器乐大赛“优秀演奏员奖”(金奖第一名)。

     2021年创作竹笛独奏曲《如风》获得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还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外大赛和演出并荣获佳绩。工作期间先后出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演出。所到之处获得当地音乐界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及赞誉。


寒露

作曲:王  凯

演奏:王  凯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寒露》是根据唐代诗人戴察的诗词《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创作而成,采用了唐乐舞宫廷音乐为素材,全曲的情绪时而朦胧、时而平静、时而流动、时而激昂,时而飞舞,乐曲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进行,勾勒出寒露时节寒气凝于露水漫天飞舞的美丽景象。


王凯,青年笛箫演奏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刘宽忍,马迪老师,曾得到孙永志老师的悉心教导。荣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竹笛专业组一等奖,首届陕西省秦腔音乐大赛管乐组一等奖等殊荣。录制笛箫专辑《万川遗韵》。获得国家专利竹笛改良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一项)。创作竹笛曲《臆》《月氏梦》《长安曲》《寒露》等。《长安曲》获得2021年度陕西省艺术创作资助小型舞台艺术作品项目。


作曲:胡玉林

演奏:胡玉林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是以陕西民族音调创作而成的。音乐主题表达的所谓“叹”,可以有惋惜的叹,有忧郁的叹,有兴奋的叹,有激动的叹,还有着震撼人心的叹。引子部分,音乐由松到紧,由弱到强,渐渐推向慢板音乐的主题;华彩段落采用两声部同步快速演奏的技巧,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再现部分,乐曲进行了多次转调,形成了丰富的色彩。乐曲中对新技法“气击孔”,“双声部吐音”的运用,更形象而充分的表现了作品的内涵。


胡玉林,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外聘教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全国竹笛教育发展联盟主席。“管笛、变音笛”发明人,被业内誉为“笛子奇才”。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2010年硕士毕业后,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0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外聘竹笛专业教师。2023年3月,正式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为竹笛独奏家,先后在北京和全国各地举办多场个人演奏专场音乐会和讲座。参与录制影视剧音乐多达几十部,包括:《新射雕英雄传》《画皮》《天涯明月刀》《楚留香新传》《倾世皇妃》等。

     少年时期创作的《抗洪曲》获得第二届江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器乐大赛专业组创作、演奏双项一等奖;本科期间创作笛子独奏作品《天雨》获得文华奖;研究生期间创作了((竹语))在业界赢得了一定的反响。在高校任教后,出版了胡玉林笛子作品集、胡玉林笛子独奏专辑。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多部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收录展播。获“文华艺术院校奖”江南丝竹比赛组合类最高奖;获两项“文华艺术院校奖”,指导教师奖。


残唐遗梦

作曲:马  迪

演奏:马  迪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面对残唐遗迹,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那美丽动听的声音,叩动心弦,流畅清脆,余音绕梁。那声音,来自唐朝千年遥远的时间隧道……


马迪,著名竹笛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会长。

     曾先后在陕西广播民族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等单位从事演出及教学。曾获“陕西省德艺双馨音乐家”称号(政府奖),“陕西省民族器乐新作品评奖大赛”连续两届获一等奖(政府奖)。创作演奏过数十首原创笛子独奏曲,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其代表作《秦川抒怀》和《塞上风情》亦被收编于《华乐大典》。

     马迪是当今中国笛坛杰出代表人物,他刻苦钻研笛艺,博采众家之长,无论作品或演奏,均已形成了自己鲜明艺术风格。马迪对笛子艺术锲而不舍地追求和对演奏技巧精益求精地打磨,使其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演奏技艺已臻炉火纯青,其音乐造诣渐至神韵化境。



塬上诉

作曲:卢耀波

演奏:卢耀波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采用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与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音乐高亢激扬、质朴豪放,旋律委婉细腻,扣人心弦。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依恋赞美之情。


卢耀波,国家二级演奏员,陕西省京剧院项目创研部部长,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竹笛学会理事,陕西音协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客座副教授,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风华长安”艺术总监,国家文旅部“百年百项”创作计划、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扶持项目获得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青年创作人才。

     竹笛启蒙于刘怀琪老师,本科师从马迪老师并得到张延武老师的悉心教导,2004年起随师詹永明教授至今并于2018年获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原创作品《祁连音画》《塬上诉》《锦瑟》《云韶》等由CCTV音乐频道展播并被多家知名出版社及唱片公司收录发行。

     曾获香港国际竹笛邀请赛金奖,“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新作品展评活动金奖,陕西省民族器乐新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7年成功举办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祁连音画》竹笛原创作品音乐会全国巡演获成功,2020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祁连音画-卢耀波笛箫作品集》,2022年在西安音乐厅成功举办原创作品音乐会。


破晓》(首演)

作曲:马  迪

演奏:王  辉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根据陕北民歌和眉户音乐的素材而创作,描绘了以黄土高原背景,面向初升的太阳,沐浴温暖的阳 光的场景,表达了满怀激情,呕歌未来的心情。


王辉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教师,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排箫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表演专业。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马迪教授,并受到笛子大师詹永明、李镇、林文增老师的悉心指导。

     多年的学习及钻研,逐渐形成了热情豪放、舒展悠扬并富有较强歌唱性的个人演奏风格。参与录制多部民乐专辑和歌曲专辑,多次应邀赴杭州、四川、北京、上海、河北、内蒙等地演出,2011年随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赴英国伦敦、南安普顿等多个城市访问交流演出。并于2011年5月在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西北随想”王辉师生竹笛独奏音乐会、2014年在学院音乐厅举办“秦吟蜀音笛里情”王辉、石磊川陕联合师生竹笛独奏音乐会,受到学院领导的一致好评。2016年受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邀请赴缅甸首都“仰光”参加慈善基金会演出。2014年至今多次参与中国音乐家竹笛协会系列音乐会。2019年八月在宁波象山担任中国音乐家竹笛协会和声杯比赛评委。


胡杨映月

作曲:孙洪斌、石  磊

演奏:石  磊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该曲创作于2018年秋,是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教授与民乐系石磊副教授共同创作的一首由G调低音笛与D调曲笛演奏的写意作品。描写了胡杨与月亮阴阳交织的神秘传说。乐曲旋律优美、感情真挚,融入了多种竹笛演奏新技法,增强了乐曲神秘感,使听者仿佛置身于那历经千年的胡杨月色,将胡杨的刚强与皓月的柔美完美诠释。“胡杨映月,天上人间,缠绵故事此后谁能演。”

     此曲评选为首届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石磊,陕西人。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市中青年文艺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四川竹笛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CCTV器乐大赛评委。

     先后师从郭新虎副教授、易加义教授,期间得到胡结续、张宝庆、王其书、詹永明、张维良、李镇、林文增、马迪等名家悉心指导。曾在北京音乐厅、成都娇子音乐厅等举办个人巡演音乐会22场。

     曾担纲游戏《王者荣耀》、影视《芈月传》、歌曲《鸿雁》等配乐1000余部,出版独奏专辑:《视觉维度的笛声》等10余张。创作作品《孤烟直》《胡杨映月》《红高粱叙事曲》数十首,获“巴蜀文艺”作曲铜奖、“春蚕奖”作曲金奖,并获得四川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在“四川戏剧”、“音乐探索”、“人民音乐”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孤烟直-笛子音乐会流行作品集”。研制的“方孔笛”获得5项发明国家专利。


关山月随想》(首演)

作曲:高音波

演奏:王  华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唐代女诗人鲍君徽所作《横吹曲辞·关山月》。这首作品富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爱恨情仇、生死离别,辽阔荒凉的塞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融合和历史变迁。全曲由《明月关山》《塞上羌笛》《鼙鼓旌旗》和《杨柳思乡》四个段落组成,描绘出苍茫辽阔的塞外风光,表达了戍边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与爱国情怀。


王华,字修渊、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先后师从于路立志、向思义、张红阳、戴亚、曾永清、林文增、李镇等名家。

     2001年11月获第九届“台北民族器乐大赛笛子比赛”第二名。

     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演奏家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亚洲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其中最具代表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

     首演多部协奏曲,如《竹影婆娑》、《风吻云》、《远方的家园》、《关山月随想》、《四忆大同》、《江晖》等。

     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如《一个人的战争》《刀剑笑》《家》《李大钊》《闯关东》《柳如是》《洛玉川》《楚汉传奇》《 大唐玄奘》《铁道飞虎》《妖猫传》《影》《鹤唳华亭》《人生之路》等。其中《影》获得2018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金马奖。

  教学成果显著、多位学生在“CCTV、文华奖、上海之春、京津冀职业技能大赛”等重要比赛中荣获大奖。

     出版《竹笛、竖笛、巴乌》教学DVD.

     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紫禁城室内乐团专辑《梅边四梦》《风声》《天运》。并与著名歌手龚琳娜合作发行《静夜思》《中国民歌》《忐忑》《自由鸟》。音乐会足迹遍及欧 ,亚, 中北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秋辞

作曲:詹永明

演奏:詹永明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乐曲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出了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高有哲理的想象和奋发向上的情趣。


詹永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 詹永明是当今笛坛杰出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被人们称为“神奇的魔笛”,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当今杰出的演奏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词典》《世界当代名人录》。


钢琴伴奏




图片

/李振中/

     西安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教师。高中时期师从西安音乐学院键盘系副主任李壮壮老师,本科师从张亮老师,研究生跟随刘畅标教授。于2007年、2009举办了两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多年来他以钢琴艺术指导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曾受邀担任全国第八届小提琴大赛、CCTV民乐大赛、金钟奖、文华奖等重大比赛钢琴艺术指导,与诸多演奏家合作,受邀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演出活动逾百场。如:“钢琴与扬琴的对话”专场系列音乐会、“乐和长安”系列学术活动音乐会、秦晋冀三所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竹笛交流音乐会、“中西笛乐汇长安”竹笛与长笛专场音乐会、“铜岭竹音”系列音乐会、上海第三届民族管乐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音乐会、首届浙江省扬琴艺术节暨首届“粤华杯”全国扬琴大赛、西北竹笛演奏家音乐会、“鼓乐长安之八景图”原创室内乐音乐会、“乐动长安,狮爱有声”中国民族器乐公益音乐会等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主持人




图片

王玥琦/

     王玥琦,青岛人,中共党员,陕西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理事。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音乐表演-竹笛专业,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通过 CET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内奖学金。

     近年参加参与各类大小比赛项目及演出并荣获佳绩,获得不错的反响。曾连续两年,参与学校组织的重要“文艺慰问演出”并担任主持人,荣获“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并跟随“西安鼓乐艺术团”代表西安音乐学院应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的邀请,出席了为纪念刘德海老先生的“刘德海音乐艺术周”活动,演出西安鼓乐经典行乐曲《满园春》。17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参加“春华秋实”、“和平颂”、“戏彩长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新年音乐会、70周年校庆音乐会、建党100周年音乐会等数几十场大大小小演出。后参与民族管弦音乐会《光芒》(西安音乐厅)首演,并跟随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参与全国巡演。现考入陕西民族乐团,参加大型民族管弦乐交响组曲《领航中国》的首演演出,并于2021年举办“王玥琦竹笛毕业音乐会”,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图片本场音乐会大合影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是经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学会成立于2021年,自成立以来,学会秉承“传承、创新、开放、融合”的宗旨,为陕西笛箫构建起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为陕西笛箫埙艺术的发展搭建了与全国互通有无的坚实桥梁。

陕西笛箫埙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以演奏家艾世先生、高明先生、牛宏模先生、元修和先生、梁欣先生为代表的著名演奏家们,不仅在舞台上享誉海内外,亦为我国竹笛事业培养出了诸多优秀的演奏人才,高明先生的《陕北好》和《枣园春色》、马迪先生的《秦川抒怀》、刘宽忍先生的埙曲《风竹》等优秀作品风靡全国,为众多演奏家所喜爱。此外,马迪、张延武、孙永志、刘宽忍、程天健、王相见等都是享誉全国的优秀演奏家,加之近些年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奏家,都为陕西笛箫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会将以“请进专家指导,走出去学习”的姿态,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比赛、音乐会等活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坚守中砥砺前行,立志为推动陕西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资料来源: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笛子艺术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